近日,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特需病房上演了一场生命救援。医护团队经过抢救,成功从死神手中救出一位79岁高龄老人。出院之时,家属及患者为特需病房医护团队送来一面写着“医术精湛 尽心尽责,医德高尚 仁心仁术”的烫金锦旗。这不仅是对科室医疗技术的认可和褒奖,而且饱含着医患同心的温情力量。 这位高龄患者的病情复杂,患有糖尿病、冠心病、输尿管恶性肿瘤等基础疾病,还合并严重肺部感染与股骨骨折,入院时已处于危重状态。谁也未曾料到,入院当天深夜,危机突然降临——患者突发意识丧失、呼吸骤停,心电监护仪上跳动的室颤波形令人揪心。作为最致命的心律失常之一,室颤的“黄金抢救时间”仅有4分钟,每一秒都关乎生死。 值班护士第一时间捕捉到心电异常,急促的呼叫声打破了特需病房深夜的宁静,抢救团队迅速冲向病房。胸外心脏按压的节奏坚定有力,电除颤设备迅速到位,气管插管、球囊通气、抗心律失常药物注射……各项操作环环相扣、精准高效。30多分钟的抢救如同漫长的战场博弈。6次电除颤的能量冲击,持续不断的心肺复苏,每一次努力都承载着生命的希望。30分钟后,当监护仪上终于出现自主心律的波动时,现场所有人都长舒了一口气。 抢救成功只是第一步,后续的精细化治疗同样关键。医疗团队量身定制治疗方案,从抗心律失常药物调整到血流动力学支持,每一项决策都经过严谨论证。护理团队密切监测生命体征,精准执行治疗措施,轻柔的话语和细致的照料更给了患者战胜病魔的勇气。 经过数日精心治疗,患者循环逐渐稳定,心功能明显改善,感染得到有效控制,最终顺利康复出院。出院时,患者家属送来锦旗,紧握着医护人员的手,眼含热泪地说:“特需病房的医护团队有责任、有担当,医德高尚,医术精湛,是你们用仁心仁术给了老人第二次生命。” “每一次抢救都是对初心的坚守。”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坦言,成功的背后是日常规范化培训的积累和团队协作的默契。这场生命救援的胜利,不仅展现了特需病房在急危重症领域的过硬实力,更诠释了“敬佑生命、救死扶伤”的医者担当。未来,昆医大附二院特需病房将继续用精湛医术和人文关怀,为更多患者托起生命的暖阳。 文图:特需病房